UTO財經| 菲一般講股 | 聶Sir市評:本週能收高於26,000點 8月港股上望27,000點 (2021/08/02)
UTO財經| 菲一般講股 | 聶Sir市評:本週能收高於26,000點 8月港股上望27,000點 (2021/08/02)
誠然7月港股表現,出現環球始料未及的走勢,除了恆生科指創2020年7月27日成立以來新低,當日開報6,918點,於2021年7月30日 (上周五) 則收報6,780點,累跌近2.00%,超過一年新低,而7月累跌16.85%之外,恆指和國指亦見欠佳,7月分別累跌9.94%和13.41%,錄得自2018年11月和2016年2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,距今超過兩年半和接近五年半,證明7月港股是錄得異常大的單月跌幅。
投資者最關心的,必然是8月開局港股表現會有甚麼發展。在分析上的確有難度,畢竟整個7月的港股走勢,為內地國策主導。
整個七月港股屬政策市
早於7月5日筆者發佈市評文章時指出,原本今年整個6月每個交易日於七天期限的逆回購操作金額都是100億元 (人民幣‧同下);但不排除考慮到半年結內地資金或見緊張,故此人行在6月24至30日一連五個交易日逆回購金額上調至300億元,相應到期日分別是7月1、2、5、6和7日。
至於7月1和2日的逆回購金額回復至早前的100億元常態,故此這兩天的淨回籠資金均為200億元,如此情況要到7月7日才會完結。
結果於6月28日至7月7日恆指和國指錄得七連跌後以為港股跌勢可告一段落之際,於7月8日港股處於內地互聯網規管恐慌之中,恆指和國指再跌2.89%和3.71%,科指表現更差,下跌3.71%。
期結日恐慌情緒被緩和
來到7月下旬,內地行業規管收緊消息伸延至教育、地產和物管,港股進一步捱沽,於7月27日港股三項指數均見大跌,若以2月18日高位與7月27日低位比較,恆指、國指和科指分別累跌20.63%、28.93%和44.39%。
參考2020年首季出現的環球疫情恐慌,恆指和國指於1月20日高位相對3月19日低位,分別累跌27.54%和27.93%,後者跌幅較今次國指調整28.93%還要少,反映市場對中資股的恐慌情緒,較去年疫情恐慌時還要大。
隨著緩和恐慌情緒的消息於7月29日出現,恆指、國指和科指分別反彈3.30%、3.80%和8.00%,其中科指以全日高位收市。
二萬六為本週轉勢關鍵
筆者看法是隨著上述緩和的消息出現,港股於8月不會再度尋底,原本觀乎7月29日恆指收報26,315點,錄得7月26日以來最高收市位,又收高於26,000點,對後市走勢可稍為樂觀;但因7月30日恆指又跌逾350點,收低於26,000點,報25,961點。
故此認為要留心今明 (8月2及3日) 恆指表現,若再次突破26,000點收市,8月中或之前可望重上26,800點,甚至是27,000點,回到7月23和26日的下跌裂口之間。但若不幸恆指繼續受制於26,000點,則要有本週主要波幅區間介乎25,200至25,800點的心理準備。
最後簡單講解筆者對8月期指大戶部署之看法,於7月26至29日觀察8月期指合共成交量為367,330張合約,而首20大成交量位置,介乎25,036至26,473點,相距1,437點,可見分佈異常分散,合共成交量為36,509張合約,佔總數僅9.94%,少於一成,至於普遍佔比則超過兩成,進一步確認分佈異常分散,證明大戶也未有明確部署方向。
但可留意上述的首20大成交量位置,前列的7大介乎25,036至25,383點,相距347點,較上述的1,437點顯著為少。
合共成交量為17,322張合約,佔總數4.72%,相對9.94%覆蓋逾四成七,由此推斷若非8月期指一直處於25,200點或以下 (7月30日僅低見25,559點),大戶傾向部署好倉為主力。
聶振邦 (聶Sir) / 華盛証券證券分析師
證監會持牌人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
風險及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,並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,也不構成與UTO財經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各種風險因素,有需要時應先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。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原創性,對此UTO財經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。